(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6日電)共享經濟當道,「停車位共享」成為商機,但因屬於新興商業模式,經國發會協調相關部會後,後續將由財政部賦稅署研議共享停車位鬆綁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的可行性。
台北市鬧區、辦公商圈的停車格一位難求,成為許多開車族出門最頭痛的問題,新創業者瞄準這項需求,開發出共享停車位的商業模式,可將私人車位於空閒時段出租,並把資訊放置共享車位的平台,讓有需求者前往地點最近的車位停車。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6日電)共享經濟當道,「停車位共享」成為商機,但因屬於新興商業模式,經國發會協調相關部會後,後續將由財政部賦稅署研議共享停車位鬆綁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的可行性。
台北市鬧區、辦公商圈的停車格一位難求,成為許多開車族出門最頭痛的問題,新創業者瞄準這項需求,開發出共享停車位的商業模式,可將私人車位於空閒時段出租,並把資訊放置共享車位的平台,讓有需求者前往地點最近的車位停車。
最近有要到日韓旅遊的旅客注意了,韓國從8月1日開始,推出限台中商標推薦塑政策,禁止在店內使用一次性容器,只能外帶使用,不過像是紙杯、塑膠杯都不能帶上公車,業者違規可以罰最高200萬韓元,另外日本連鎖餐廳集團,也先在國內推行限塑政策,預計在2020年之前,國內外餐廳都跟進,避免使用塑膠餐具。
來到韓國餐廳,店家清一色使用的都是玻璃杯,就連吸管也是玻璃材質,完全看不到任何塑膠產品,原來是因為,韓國從8月1日起,就開始推出限塑政策,禁止在店內,使用一次性容器,只能提供馬克杯或玻璃杯,像是紙杯或塑膠杯,只能外帶使用,可是這類一次性容器,在韓國公車上並不被歡迎,乘客攜帶會被趕下車,業者違規的話,最高還會被開罰200萬韓圜,台幣約5萬元。